“跳起你的舞蹈奏起古老的音乐,彝家和你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7月25日股票配资的论坛,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内,飘荡着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欢快的歌声。
在14天的访华行程内,合唱团一行80人走访了昆明、楚雄、北京三地。通过学习演唱多首中文歌曲、走访当地特色民俗街区与历史名胜,合唱团的成员们充分体验中国多元的民俗风情和独具匠心的非遗技艺,切身领略中华文明的包容开放与博大精深。
“伯乐中文合唱团成立于2014年,至今已有11年。当初我们只有一个初心,那就是通过唱歌学中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中文水平,了解中国文化。”合唱团团长张云刚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回顾了这支合唱团的起点。
7月25日,伯乐中文合唱团在北京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内演唱中文歌曲。人民网彭昱凯摄
这份初心,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十余年来,合唱团吸引了200多名德国青少年参与。在张云刚看来,最大的成就不是团队规模的扩大,而是“让那些原本对中国一知半解甚至毫无了解的德国学生,通过学唱中文歌曲打开了通往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窗口”。
合唱团荣誉主席司空佩岩(PetraSchnell-Klöppel)介绍,合唱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来华参观学习,此次来华夏令营,是合唱团成立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她感叹道:“孩子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融合充满好奇和兴趣,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在参与每项活动时所展现出的喜悦与热情。”
在云南,当地专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德足球友谊赛,将夏令营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张云刚说:“双方都积极投入,虽然只是一场短短的足球赛,却促进了文化交流,建立了真正的友谊。”
在北京,合唱团成员还参观了故宫、长城和天坛等名胜古迹,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与传承。故宫屋脊上神兽承载文化意义让成员奥斯卡·泰歇特(OskarTeichert)感到非常有趣,他认为文化和传统在中国始终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韩峰岳(JoshuaHähnel)则感叹:“这已经是我第四次来中国了,能感受到中国不断加大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力度。”
伯乐中文合唱团在颐和园合影。人民网彭昱凯摄
2025年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股票配资的论坛,伯乐中文合唱团计划于10月4日在德国埃森举办纪念音乐会暨夏令营访华汇报演出。届时,合唱团还将与来自中国的青少年同台演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奔赴”。
“这场演出不仅是中欧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也会成为青少年们心中一段珍贵而难忘的回忆。”司空佩岩说道。作为中欧建交50年的亲历者与中德青少年交流的见证者,她深信,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始终是真诚而深入的。在当今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青少年的理解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中欧建交50周年,既是回顾,更是新的起点。今年的夏令营让更多德国青少年走进中国、认识中国,把尊重、理解、信任与友谊的种子播撒在两国青少年的心中。未来,随着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加入,这些种子必将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的友谊之花。
我要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